1、1275年7月,元军抵达潭州城下,李芾督率诸将分兵守御,城中丁壮编为什伍,协同作战元军久攻不下,城池危在旦夕李芾率全家殉难,城破后,长沙军民坚强不屈,誓死不降潭州保卫战虽然失败,但李芾壮举展现民族气节,写入长沙历史欧道不顾安危,前往阿里海牙大营,阻止屠城,使长沙得以保全明。
2、公元1276年的除夕,本应是喜气洋洋欢度春节的潭州长沙城内,此刻是火海冲天,宛如人间炼狱阿里海牙率领的元朝军队已经登上了潭州城墙,三千残兵三个月以来的坚守功亏一篑岳麓书院300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丢下书本冲出校园,他们痛哭着和敌人殊死搏斗,多慷慨死义者潭州知州李芾此刻在自己;非也 1273年1月29日南宋咸淳九年,元朝至元十年正月初九,在回回巨炮的助攻下,蒙军炮帅阿里海牙攻克樊城,守将范天顺自缢,副将牛富战死襄阳彻底成为孤城,元世祖降诏谕吕文焕尔等拒守孤城,於今五年,效力尔主,固其宜也然势究援绝,如数万生灵何若能纳款,悉赦勿治,且加迁擢。
3、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来言渡江之期,伯颜不答 明日又来,又不答阿术乃自来,伯颜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潜刻期而去 乙未,军次蔡店丁酉,往观汉口形势 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兵不得进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贵果移兵援汉阳 伯颜乘虚兵;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将领阿里海牙领军南下广西,直指静江马暨将军临危受命,坚守城池他部署部将和各屯兵马,亲自率领三千兵马迎敌,后退守静江,凭借忠诚和勇猛,赢得了将士们的尊敬和团结他们同心协力,抵挡了元兵多次猛烈的攻击,坚守城池达三个月,经历大小战斗上百次,元军久攻不下;元军包围襄樊前后达五年之久,却久攻不下,不得不调整战略部署,改变战法元将阿里海牙在分析了攻守形势后上奏忽必烈“襄阳之有樊城,犹齿有唇宜先攻樊城,断其声援樊城下,则襄阳可不攻而得”忽必烈采纳了他的意见,命阿术指挥元军,刘整阿里海牙指挥汉军,加紧进攻樊城元将张弘范向阿;阿里海牙即占有荆湖南北的制胜之地,“分道遣使招谕未下州郡”长江中游全体动摇,谕降诏书所至,“无不降者”除死守的潭州而外,元军在洞庭湖南北几乎没有遭遇过大的抵抗自从命伯颜出师灭宋以后,忽必烈一直以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前方的战报他对元军能否一举平宋,并没有充分的把握他派到南宋境内的间谍。
4、在至元二十三年的二月,元世祖忽必烈因安南王的弟弟陈益稷等人投降,决定册封他为王此时,元世祖命令镇南王脱欢以及左丞相阿里海牙再次对安南进行军事行动然而,由于元朝连年征战,先后征讨了日本占城和安南等国,百姓们的赋税和劳役负担异常繁重,运输物资的疲惫不堪,使得国家资源和人力面临着极大的。
5、袭父职,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蒙哥汗九年1259,随忽必烈围宋鄂州今武昌中统二年1261,从帝大败叛王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儿今蒙占苏赫巴托省南部,卓有战功次年,从讨李璮于济南,败之于老仓口,以功进都元帅至元四年1267,改上万户,从阿术攻宋十年1273,破樊城,降襄阳。
评论列表